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育儿孕婴 > 童歌童趣 > 正文

童话充满恐怖暴力儿童读物咋变成了“儿童毒物”

发布日期:2015/9/8 22:20:28 浏览:728

“给孩子买几本睡前故事,打算一边读,一边陪孩子睡觉。可读到一半,噎住了。因为故事中,大森林里,兔子、长颈鹿、大象、狮子,无一例外都爱吸食毒品。孩子不停地追问,爸爸,什么是大麻、快乐丸?”昨天,读者程先生向武汉晚报反映,儿童读物,都变成儿童“毒物”了。这样的书,怎么能够出版呢?

童话里小动物都在吸毒

昨天上午,记者拿到了这本名为《床头5分钟快乐故事》的彩色画册。其中有一篇名为《快乐的兔子》的故事,最让刘先生不满。记者读了一遍发现,这篇600字左右的小故事,讲的是一个磕了药(摇头丸)的兔子,在森林里发疯奔跑。一路上,它碰到了正在卷大麻的长颈鹿,正在吸可卡因的大象,以及一只正准备给自己注射海洛因的狮子。

程先生说:“孩子听了这个故事,脑海里留下的一定是:童话世界里,动物们都在吸毒的印象。这会给孩子怎样的影响呢?吸毒,这样违法的事情,在孩子心中就可能会种下儿戏、玩笑的印象。这太可怕了。

程先生说,书是今年2月份在汉阳商场外的一处地摊上买的,10元三本。前几天,拿出那几本书躺在床上陪女儿读。读着读着,一篇文章快要读完的时候,程先生发现,这故事有点离谱。这个时候,好奇心重的女儿不停地拉着他问,什么是海洛因,什么是快乐丸。

儿童故事充满“重口味”

昨天下午,程先生把这一发现发到了微信群、QQ群,不少同学、朋友都表示,曾买到过这类离谱的儿童读物。

除了《快乐的兔子》,还有读者向本报反映,曾买到一本儿童读物,其中一篇《兔子钓鱼》的故事,充满了语言暴力。内容是这样:“第一天,小白兔去河边钓鱼,什么也没钓到,回家了。第二天,小白兔又去河边钓鱼,还是什么也没钓到,回家了。第三天,小白兔刚到河边,一条大鱼从河里跳出来,冲着小白兔大叫:你他妈的要是再敢用胡箩卜当鱼饵,我就扁死你!”

昨天下午,记者在一些书摊上随便翻看了部分儿童读物发现,个别故事宣扬着以暴制暴的思想。一篇名为《冬爷爷》的故事,甚至对杀害无辜小姑娘的冬爷爷进行赞扬。而立足点只是因为,这个小姑娘的妈妈是凶恶的继母。

目前,全国581家出版社中有523家出版少儿读物,少儿出版市场持续增长,品种每年增幅40以上,但随着流行文化语境的庸俗化、娱乐化,少儿读物也逐渐走向了“重口味”。一些漫画读物中,主人公穿着“薄、露、透”,说起话来也是荤段子满口飞。一些童话小说为了强化情节冲突,动不动就是肢体横飞,血流满地,充满了恐怖暴力气氛。

涉黄涉暴儿童文学占比40

据新华日报报道:一项数据令人担忧,如今涉黄涉暴力的儿童文学占少儿读物的比重达40左右。

良莠不齐的儿童读物,正在制造着一起起悲剧。

2013年,江苏东海县3名小朋友在一起玩耍时,模仿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剧情,玩起了“绑架烤羊”的游戏。两名小朋友被绑在树上,因为风大,树叶点燃后火势失去控制,无力救助之下,两名小朋友被严重烧伤。

西方大多数国家严格执行设立图书分级制度,在英国,甚至还对童书进行分级,比如第四级童书只有14岁以上的孩子才能看。

我国的少年儿童出版物主要有两个法律规定和条例,一是1995年颁布实施的《关于出版少年儿童期刊的若干规定》,一是《出版管理条例》。这两个法律规定界定模糊,操作性也不够强,需要进一步明确与细化。

湖北尊而光律师事务所李澍青律师认为,对于儿童读物的内容把控,关系到未来的国民素质,不过,目前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具体,当前,既要立法细化相关的监管把控体系,又要包容开放,不能将监管僵硬化。只有监管者明辨是非,才能让儿童读物体现出是非分明的思想。

最新童歌童趣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