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育儿孕婴 > 童歌童趣 > 正文

未来,谁给孩子“讲”故事?

发布日期:2016/5/26 8:24:12 浏览:1373

未来,谁给孩子“讲”故事?(组图)

2016-04-1507:20:53来源:(广州)

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至好友和朋友圈

T

(原标题:未来,谁给孩子“讲”故事?(组图))

阅读公交上,孩子们在使用数字化阅读平台。

“2016牵手盲童共读一本书”大型公益阅读活动4月启动。针对视障儿童的有声阅读移动录音间对公众免费开放。麦小麦的“讲故事”系列有音频区分功能。

阅读是少年儿童学习、成长的重要途径。日前作家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的消息广受关注,说明了大家对童书创作的广泛重视。而童书近几年来在市场上的迅速发展态势,以及作品网络IP概念的火爆和版权交易热潮等,也同样证明了这点。事实上,中国童书市场具有超过10的高增长,而在全球市场,少儿图书是成长性最好的类别。

儿童阅读这一刚性需求无疑推动了童书的销售,然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却为我们揭示了新问题的所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去年年底对5000多名中小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大多数少年儿童接触过网络,数字阅读内容呈现圈群化、娱乐化特点,在阅读内容中娱乐新闻、经典文学作品、网络小说、星座命运等内容比较受欢迎。

4月,正值羊城“读书月”活动在广州火热开展,“百听有声阅读移动录音间”首次对外免费开放,市民可以在移动录音间里录制自己朗读的“有声书”。这是一次关注视障儿童阅读需求、用声音搭建阅读桥梁的公益行动,同时也提醒了我们——在互联网日益占据儿童阅读空间的当下,或许给孩子“讲”故事,比让他们去“读”更具吸引力;如果能将孩子们对电子产品的快速适应能力结合到他们的阅读中,结果也许能事半功倍。

那么,我们要做的,则是借助新媒体的技术、渠道、平台、内容及传播方式,为孩子们度身定制适合他们的阅读平台——比如,那些方便家长、成人给孩子“读书”的微信公众号;比如,给他们上学路上提供阅读空间的广州阅读公交专线;比如,各类有声读物等等。●南方日报记者周豫

1.“阅读专线”上的数字化尝试

孩子不爱看书?孩子不爱学习?那可能因为没有对他们的“胃口”。

有调查显示,自2010年以来,阅读电子书的儿童所占的比例几乎翻了一番,近半数9~17岁年龄段的青少年表示,如果有更多可阅读的电子书,那么他们会在休闲时看更多的书。

当下,国家图书馆联合全国多个公共图书馆和少儿图书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全国少年儿童数字阅读推广活动,他们将提供免费的、专门为少年儿童量身定制的数字内容,进而引导少年儿童进行合适的数字阅读,广州也不例外。

为吸引市民尤其是孩子广泛参与阅读,在4月1日至30日广州“读书月”期间,由106、107两条线路中5台电车组成的“阅读专线”将每天穿梭于广州城区的大街小巷,途经广州各主要公共图书馆,为羊城增添更多书香。“阅读专线”每到一处图书馆,都将用语音介绍各图书馆服务。

“阅读专线”就好比一座流动图书馆,配备无线网络、图书漂流、电子触摸阅读、在线听书等功能,孩子们在乘车过程中,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实现手机阅读和听书,或者通过使用车载电子触摸屏,实现阅读电子书、浏览讲座等功能。不仅如此,公交的车窗还贴有“诗词大挑战”游戏,吸引了不少孩子们的关注。“和几个好朋友一起猜答案,比赛啊,很有意思。”对于不少孩子而言,这种方式比在课堂上跟着老师背诵“有趣”多了。

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5年对5000多名中小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少年儿童的数字阅读内容呈现圈群化、娱乐化特点,娱乐新闻、经典文学作品、网络小说、星座命运等内容都比较受欢迎。

其实,处在信息爆炸式增长的新媒体时代,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一样,已经成为少年儿童从小就应该掌握的最重要的能力。孩子们对电子产品的适应能力超乎想象,有数据统计:52的孩子可以获得一个移动终端,新闻的少年儿童接近半数(49.6),经常看小说、故事的有四成(39.4),经常看漫画有两成多(26.2)。69.8的少年儿童每周花在休闲类数字阅读上的时间在3小时以内,超过3小时的有19.8。

处在信息爆炸式增长的新媒体时代,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一样,成为少年儿童从小就应该掌握的最重要的能力。未来,开发互联网阅读推广平台,加快儿童数字阅读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无疑对数字出版商、内容提供商和社会各界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2.孩子的数字阅读需要“点灯”

对于绝大多数的孩子来说,如今新的阅读设备的使用都不是问题,他们的难题在于:很难找到合适的电子书。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就发现,“父母指导”是影响孩子数字阅读素养的三大家庭因素之一。

这份问卷调查发现:少年儿童在数字阅读中普遍存在无法集中精力、容易迷航等问题,52.9遇到过“读了很多,却说不出有何收获”的情形,46.1有“被其他信息干扰,难以专心”的情形,36.2有“漫无目的的浏览,浪费了很多时间”的情形。数字文本的丰富性、多元性、流动性对自我调节和认知能力较低的少年儿童是不小的挑战,而父母给予越多数字阅读指导的孩子,往往掌握数字阅读能力越多。

当下,童书出版是行业里最为活跃的板块之一,在中国,童书正在以很快的速度发展、增长,不少童书也在从实体向网络转化。近日,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就将有声书版权售给了喜马拉雅,写了30年《童话大王》的郑渊洁也开始在“有声”载体上发力,内容包括写给儿子的家庭教材,涵盖安全、法制、品德、好习惯养成等。

4月23日,我们即将迎来第20个世界读书日。对于孩子而言,童书是他们接受教育的良好开端,也是可以陪伴并影响孩子一生的初始印记。有研究表明:孩子大约从9个月大开始就可以认识一本书,不过对图书的喜爱和兴趣不一定是从手捧一本书开始,而是从母亲阅读时的声音、韵律,或者母亲讲述的一个故事开始。

当下,童书数量的暴涨、传播载体的多样给家长们带来的也并非是绝对的便利,曹文轩就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今天这样一个图书丰富到泛滥、出版门槛降低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选择?”

“孩子正在成长过程中,他的认知能力、审美判断能力都是不可靠的。”在他看来,家长不要简单地做孩子的“代言人”,也不能颠覆“教育伦理”。为此,他提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让一个母亲先看一下那本书,当你觉得这本书很值得你的孩子看,那就应该推荐给你孩子看。如果你觉得不应该、不合适,那么我就要跟这个母亲讲,你就毅然决然地把这本书放到孩子够不着的地方。

的确,在“父母数字阅读指导”这一点上,对孩子数字阅读能力的影响,尤其以在电子媒介中整合解释信息的能力和反思批判能力最为突出。有数据统计,从父母那里得到较多数字阅读指导的孩子,能“对网上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以及“判定网络信息是否真实可靠”的比例较得到较少指导的孩子分别多25.9和25.2个百分点。

可见,除了数字图书馆里的海量数字资源,我们的“父母”和社会应该还需要在新媒体的阅读时代给孩子们“点点灯”“引引路”。

3.独立阅读不妨听听“音频故事”

除了内容上的选择,父母考虑得最多的也莫过于:究竟哪一种新媒体的技术、渠道、平台、内容及传播方式更适合自己的孩子?近日,广州“有声阅读”移动录音间、朗锐数媒自有录音室对公众免费开放,引起了不少市民的注意。大家可以走进不同的录音空间,为孩子们录下一段自己的阅读音频。

这原本是一项针对视障群体阅读需求的公益活动。据相关资料显示,世界上大约有1400万名失明儿童,这个群体也有着强烈的阅读需求。但实际上,“听音频故事”对于普通孩子而言,同样是非常受欢迎的阅读形式。

朗读大师特雷斯就曾说过,“孩子听得懂的语言,比自己看得懂的语言程度要高一些。”相比阅读,听读对幼儿来说非常重要,“听读比看书阅读更加有效率,听读可以让小孩子在不识字不会拼音的情况下,也能进行阅读,并享受阅读的乐趣。用听读打开孩子的心智,比教宝贝学拼音、认字、算术更重要。”童书出版人、儿童教育作家三川玲就建议,在孩子们还尚未能够独立阅读前,试试给孩子们听读。

所谓的听读,即“读给你听”,把故事、童书读给孩子听,让孩子享受童年、收获知识、陶冶情操。三川玲归纳说,就目前的情况,孩子听读的途径大致有三个:一是听家长聊天,二是听家长讲故事,三是听音频故事。

聊天和讲故事,基本上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会留意到,而好的音频故事,一般都会由专业的儿童教育工作者或专业的播音者录制。他们会选取优秀的故事文本,用富有感染力的声音讲述,具有艺术感染力,很容易让孩子着迷。更重要的是,这些音频故事具有可以反复播放、调节声音大小等技术优点,大大减轻了家长的工作量。

“自己工作忙,没空给孩子读书,就下载一个APP或者关注微信公号,放别人读的故事给孩子听。这里面都是一些专业朗读者的声音,很多都比我们讲的更好。”邓女士就是一位“音频故事”的“深度使用者”。在她看来,除了音频,不少APP和公众号上的“讲故事”方式已经出现了“富媒体化”的趋势,“他们精心准备设计各种文本、图片,还有不少公众号推出了配套的有声读物、动画视频,这些多素材可以随时随地传播。”

最近,她一直在荔枝FM上收听一款“麦小麦讲故事”的栏目。麦小麦是一位作家,也是爱读书会的发起人。因为这样特殊的身份,小麦每天都能收到各大出版社寄来的新书,从这些书堆里面挑选出有价值的好书,并读给孩子们听,就是“麦小麦讲故事”的任务。目前,这个栏目已经有了超过170多段音频,分为“艺术大师”“小兔汤姆”“听众投稿”等8个系列。

在麦小麦看来,每位妈妈爸爸可能都会给自己的孩子讲过故事,一种是信口拈来,一些喜欢用一些绘本,照着书做亲子阅读,还有一些讲的是传统的、经典的故事。“这些故事其实都挺好,但是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其实会有一些功能性的分类,讲故事是件‘技术活’。”

比如,专门帮助“哄孩子睡觉”的故事,需要情节舒缓、语速较慢,并有重复性;如果孩子有不安全感,心理上有小问题,抑或有行为上的偏差,就需要有“治疗性故事”,它特别强调隐喻、历程和最后的效果;而气质类型的故事与孩子的性格息息相关,如果家长去细心发现自己孩子的类型,然后有针对性地讲故事,会事半功倍。虽然现在很多父母很忙,不少家长选择用电子“有声书”来代替自己,对此,麦小麦并不建议,“每个孩子都应由妈妈亲自养大才最健康快乐,那些音频在妈妈实在没办法时,可以起替代作用,但绝不能成为常态。如果妈妈实在忙可以自己录音,然后放给孩子自己听。这样虽然不如亲自给孩子讲故事,但是比电子的声音要好很多,因为那是妈妈的声音。”其实,父母在自己讲故事的时候可以向一些公号和App学习。原来,微信公众号或者APP为了录音效果完美一点,常常是带着感情去“念故事”的。但是,在小朋友听来,是用讲的语气,家长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去讲。

链接

儿童听读需要注意些什么?

首先,提倡亲子共听,同时要把听读当成一件轻松快乐的事情来看待,不要把它当作一项任务,排除压力,就像听歌看电视一样让孩子在一种轻

[1] [2]  下一页

最新童歌童趣
  • 跨时空迎新之旅,2023新年动漫音乐会03-29

    来源时间为:2022-12-31跨时空迎新之旅,2023新年动漫音乐会来源:_2022年12月31日12:36:5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少儿_2022年12月3……

  • 朝鲜合唱团歌曲中威胁韩国金正恩要求再唱一遍03-27

    中国网5月9日讯据韩国《朝鲜日报》网站5月8日报道,据悉,金正恩出席了3日举行的纪念“5.1劳动节”的银河音乐会,并对混声合唱团演唱含“首尔火海”威胁内容的歌曲……

  • 合唱演出大众化:引领审美新时尚03-27

    来源时间为:2024-03-27日前,云南玉溪师范学院附小童声合唱团与玉溪聂耳教师合唱团演绎的合唱《螃蟹歌》火遍网络,再次让合唱这一严肃音乐形式走入大众视野。在……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