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育儿孕婴 > 育儿知识 > 正文

是什么让我们的育儿生活日渐疲惫?

发布日期:2023/5/22 14:59:04 浏览:93

来源时间为:2023-05-10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童行书院(ID:tongxingplan)童行书院是为3-12岁孩子提供系统性通识教育的课外学院,致力于成为儿童通识教育的引领者。

“我们能谈一谈吗?”数月前,又一次深夜冲着孩子发完脾气,试图说服她早点睡觉之后,我再次陷入了愧疚与自责。

待孩子终于结束了哭闹睡下,我喊孩子爸爸过来,希望两人能够坐在一起谈谈心。

“我刚才又没有收住情绪。你说这是为什么呢?明明心里特别清楚面对孩子的情绪崩溃,我应该沉住气,看见并接纳她的情绪。

共情的方法,要让情绪自然流淌,我早已背得滚瓜烂熟。我也知道她其实已经非常困了,再撑一撑就睡了……可是为什么我就是在这种时候做不到心平气和、保持耐心呢?”

“因为你真的特别累吧。”他不假思索地说,“自己觉得疲惫和烦躁,就没有足够的耐心和好情绪去应对孩子的哭闹了。”

孩子爸爸的话一语中的。回想了一下,“身心俱疲”是近期育儿生活中屡屡冒出来的感觉,好像也没有做很多事情,却总觉得心情沉重。翻一翻和朋友们的日常对话,我惊讶地发现和我有同感的人似乎还不少:

“养个孩子真难。”

“好心累啊。”

“如果早知道养孩子这么麻烦,我当初可能就不生了。”

这些感慨先后从对话框中蹦出过。

我甚至还在社交网络上看到网友于深夜写下这样一段话:“孩子大了以后,我的母爱激素明显减退,感觉自己不那么爱她了,但出于责任,我又被迫爱她。多么复杂的人类感情。”

我当然爱我的孩子,我的朋友们亦然。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都是为人父母之后开始学习育儿理论,自诩或者立志要比父辈们懂得更多的科学育儿知识,避开育儿坑。

尝试照顾到孩子的方方面面,从最初的吃喝拉撒睡到之后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我甚至还报名参加过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试图更深入地了解儿童的发展。

我自认为是佛系母亲,崇尚顺应天性的理念,自然地屏蔽了因为竞争意识而引发的可能的焦虑。

我曾深切地期盼过,有了各种科学育儿理论加身,或许育儿之路可以走的更为从容淡定一些。

可究竟是为什么,我偶尔会惊觉地发现:不知道从何时起焦虑与烦躁已经悄然潜入了育儿生活的日常,时不时地会冒出来?

自己常常在期望收住情绪时发生崩溃,犹如大坝决了堤,又因为对自己的失望而陷入了自责与愧疚呢?为什么,我们都曾或多或少怀疑甚至后悔过自己生了孩子呢?

后来,我偶遇了几篇有关“育儿倦怠”的学术论文,至此解开了心中由来已久的困惑与疑问,也对于自己曾经反复陷入过却不自知的状态有了新的认知。

在一篇名为《育儿倦怠:它是什么以及为什么重要?》(ParentalBurnout:WhatIsItandWhyDoesItMatter?)的文章里,作者介绍了“育儿倦怠”这一概念。

该概念的诞生追溯到本世纪八十年代,由比利时发展心理学教授IsabelleRoskam和Mo?raMikolajczak共同提出,学术界对于它的系统性研究却是最近十年才开始出现的。

人们好像只听说过“职场倦怠”,原来学术界还存在“育儿倦怠”这个名词?没错,“育儿倦怠”一词的英文是“parentalburnout”。

字典中“burnout”有两种释义:一是指燃油耗尽,熄火;二是指精疲力竭。第二种释义其实非常形象:如果把育儿比作开车,育儿倦怠就意味着自己已经燃油耗尽,指示灯提示需要加油了,否则后果你我可想而知。

究竟何为“育儿倦怠”?

IsabelleRoskam和Mo?raMikolajczak撰写的论文开篇指出,人们通常期望育儿是一种美好的体验,殊不知这个过程本来就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不小的压力。

当父母承受着长期慢性的压力,却又缺乏资源去应对压力源时,育儿倦怠就可能出现。育儿倦怠通常有以下三个特征:

感到与父母角色相关的能量消耗极度疲惫,甚至可能仅仅一想到自己要为孩子做的事情就觉得失去了能量,回避面对现实。

与孩子的情感疏远——父母并非不再关心和照顾孩子,只是与孩子的情感联结慢慢变弱,对孩子的照料好像进入了“自动驾驶模式”,就像我们时常调侃的形容“失去了灵魂”。

父母的无能感——感觉自己不如从前做得好,不胜任父母的角色,质疑自己的能力。

简而言之就是承受育儿倦怠的父母会“感到身体与精神均被掏空”,脑子里的弦总是绷得很紧。

这篇文章还总结了“育儿倦怠”的六点风险因素。风险因素不意味着它们必然会导致“育儿倦怠”,只是表明育儿倦怠的大概率发生可能与这些因素相关:

期望成为完美的父母;

缺乏情绪和压力管理的能力;

缺乏来自伴侣、家人或更广泛的社会网络的情感或实际支持;

育儿方式不佳;

养育有特殊需要且因此家庭生活的子女;

兼职工作或全职父母。

最新育儿知识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