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育儿孕婴 > 儿童玩具 > 正文

妈妈用“上瘾模型”,让孩子对读书上瘾

发布日期:2022/2/2 0:59:02 浏览:151

妈妈用“上瘾模型”,让孩子对读书上瘾

你家里有没有这样一款孩子呢?看动画片儿,玩游戏异常专注,很长时间屁股都不带挪一下的,完全的入迷状态。

但只要一看书事儿就来了,口渴要喝水,尿急要上厕所,玩具乱了整理一下……让你嘀咕着,要是孩子看书能像看动画片一样上瘾就好了。

这还真不是不可能的。事实上,人对产品或者是对某件事情上瘾,都是有固定的套路可循的。

孩子爱看的动画片儿,爸爸爱玩的游戏,妈妈爱刷的小视频,都是产品经理们按照让人上瘾的套路来设计的产品。这个让人上瘾的套路就是“上瘾模型”。

01

上瘾模型是什么?

“上瘾模型”是美国畅销书作家尼尔·埃亚尔和瑞安·胡佛在《上瘾:让用户养成使用习惯的四大产品逻辑》中提出来。

“上瘾模式”通过4个步骤让用用户养成使用习惯,通过连续上瘾循环成为回头客,实现循环消费的终极目标。

一个产品或一样东西让人上瘾、欲罢不能,要经历4个阶段:

触发:是促使你行动的诱因。比如偶然间看到的广告,应用程序的图标,网站的链接等,让你想要有下一步行动的东西,都是触发。

行动:被触发之后采取的行动,比如看到网站链接,然后点击了链接,这就是行动。

多变的酬赏:是行动之后的收获。你点击进网站,看到了很多图片,有漂亮的风景,迷人的美女,可爱的孩童,你越看越开心,越觉得赏心悦目,就会一直刷屏,此时你内心的满足感就是酬赏。

投入:是“上瘾模型”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有助于你再次使用产品,从而进入上瘾循环。比如看到漂亮的照片,把这些照片收藏起来,下载存档,这就是你的投入。投入会强化你和网站的联系,促使你再次登录这些网站。

也许你会说,“上瘾模型”是产品经理设计产品的时候参考的,跟孩子读书怎么能扯上关系呢?

你想啊,“上瘾模型”通过让人们建立新的行为和习惯,对产品上瘾,读书也是改变孩子的行为,让孩子建立读书习惯,从本质上来讲两者是一样的。

孩子不爱读书,我们可以借鉴“上瘾模型”的4个步骤,设计相关的要素,触发孩子的读书需求,让孩子行动起来,体会到多变的收获,通过让孩子的投入,最后读书上瘾,老母亲梦里都会笑醒。

02

触发孩子读书的需求

在《上瘾》中,作者尼尔·埃亚和瑞安·胡佛认为,触发有两种:外部触发和内部触发。外部触发有4种:付费型触发、回馈型触发、人际型触发和自主型触发。

简单解释,付费型就是做广告,回馈型是用不花钱的方式推广,比如媒体曝光,做短视频

人际型就是利用熟人效应,靠口碑推荐,自主型是靠用户内心的驱动。内部触发则主要是情绪,特别是负面情绪,比如心情不好了刷刷短视频开解一下自己。

跟孩子读书联系紧密的触发方式主要有两种:人际型触发和内部触发。

人际型触发:让孩子多和“读书人”接触

人际型触发靠的是熟人效应,口碑相传,言传身教。想让孩子拿起书本来读,那就让孩子多跟爱读书的人在一起。

父母,兄弟姐妹,朋友,老师,都是孩子的熟人。如果孩子身边的人都喜欢读书,就会触发自己想看书的行动。

如果家里没有人爱读书,那就装一下,在家里布置书架,买一些书给自己再买一些书给孩子,假装自己是个爱读书的人,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如果你本来就有读书的习惯,那就一定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这个习惯,“引诱”孩子行动起来,和你一起读书。

内部触发:愉快体验和排解情绪

内部触发受情绪的驱动。在《当孩子遇见书》中,童书作家中川李枝子把孩子第1次读书形容为“膝盖上的幸福”,看到这六个字眼前浮现出的画面就是,孩子坐在爸爸妈妈的膝盖上一起读书的幸福感。所以读书很快乐,很幸福,会成为让孩子拿起书本的触发点。

因此,父母要在家里给孩子设置舒服的读书环境,摆上孩子喜欢的小椅子、小地毯、小装饰,让孩子能舒舒服服的读书。

当然,内部触发还可能是因为负面情绪。孩子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可以引导孩子在书里排解情绪,找到快乐。

有时候家长可以戏精上身,比如在自己生气的时候,选一本书来读,再表演给孩子,读完书你就已经不生气了。让孩子形成一种意识,那就是读书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不管你采取哪种方式,只要能触发孩子拿起书本,你就迈出了胜利的第一步。

03

拿起书本,行动起来

人要不要采取行动,会受到动机和能力的制约。动机决定你是不是愿意采取行动,而能力则决定能不能够采取行动。

强化动机:读书让人快乐

罗切斯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爱德华·德西博士认为,能够驱使我们采取行动的核心动机有三种:第1种,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第2种,追求希望,逃避恐惧;第3种,追求认同,避免排斥,所有人的行动都会受到这三种动机的影响。

我们可以通过营造温馨快乐的阅读环境,通过全家人一起阅读,让孩子体会到读书能带来快乐,读书能让联结起来,通过和父母一样的行动得到认同。

提高能力:读书便利,选好书

孩子有没有读书的能力,受两方面影响:

读书的便利性,书本放在孩子随手就能拿到的地方,就近有读书的地方,灯光舒适,孩子读书没有其他障碍。

选择适合孩子读的书。刚开始读书的孩子,可以选一些图画丰富,颜色鲜艳,花样比较多的书,比如洞洞书、立体书,让孩子先对书感兴趣。

随着认字量的增加和读书习惯的养成,再给孩子买文字多一点的书,循序渐进,提供给孩子他能读的书。

善用“稀缺效应”,提高孩子行动的概率

当你在网站上想买一个东西犹豫不决的时候,突然看到网页上显示库存只剩三台,你会马上下单,防止最后的三台也没有了。

实际上,这只是网站利用“稀缺效应”促使客户消费的伎俩。在让孩子读书的问题上,我们也可以制造“稀缺效应”。

如果你想让孩子看某一本书,你就跟他说,只有晚上8点到8点半之间才可以看这本书,其他的时间要收起来,防止有灰尘。

“稀缺效应”会让孩子觉得这本书格外珍贵,也会非常珍惜这仅有的半小时阅读时间。

04

多变的酬赏,让孩子享受读书

孩子阅读时的收获,就是孩子的酬赏,决定他要花多长时间读书,下次还要不要继续读。

在《上瘾》中介绍的酬赏主要有三种:社交酬赏,猎物酬赏和自我酬赏。那些让我们上瘾的产品都会有其中一种或几种的奖赏。

社交酬赏:认同孩子

社交酬赏是来自他人的认同。比如你花时间修图发朋友圈,点赞和评论就是你的奖赏。让孩子读书的社交酬赏,来自家人老师的认同。

家长可以适当高调一点,在孩子和朋友面前表扬孩子爱读书的习惯,读书带来的进步。

还可以假装很惋惜的说,“妈妈小时候就没有这么多书可以读,多可怜,错过了多么精彩的世界呀。”

猎物酬赏:天马行空

人们都有猎奇的心态,猎物酬赏是人们在使用产品时能获取到想要的资源、金钱或信息。就短视频来说,个性化的推荐让你根本就不知道下一个滑到是什么,猎奇的心理让你不停的滑下去。

在引导孩子读书的时候,也可以想办法让孩子猎取到不同的东西。选书的时候选各种类别,不局限于某一种类型的书,让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能看到不一样天马行空的世界,超出他的预料,他就会越来越上瘾。

自我酬赏:成就感

自我酬赏,是产品带来的满足感。就想玩游戏,升级打怪一样,充满成就感。

我们可以适当强化孩子的成就感,比如,表扬孩子,你最近读书多,已经认识很多字了,你现在讲故事越来越好听了。通过表扬,进一步让孩子意识到,读书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

在孩子刚开始读书的时候,他可能收获会很有限,这个时候需要我们帮孩子强化得到的奖赏,用多种奖赏丰富孩子的阅读体验,吸引孩子花费更多的时间在读书上。

05

微小投入,读书上瘾

在“上瘾模型”里,投入是最后一步,通过用户对产品的投入,让用户成为回头客。

研究表明,人们会对自己动手做的东西有特殊的情感。就像宜家,家具让客户自己组装,客户对自己组装的家具有一种非理性的喜爱,从而成为宜家的忠实客户。

在引导孩子读书的问题上可以采用“宜家效应”,让孩子也付出一定的劳动。

比如让孩子帮忙组装书架,布置阅读区,购买书籍,整理书架除尘等等。但是一定要注意控制孩子的劳动量,不要让孩子觉得这是沉重的负担,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孩子对书的点滴投入,会让孩子对书本的感情越来越深。就像小王子养的玫瑰花一样,每天给它浇水晒太阳,这只玫瑰花才会变成小王子心里最宝贵的。

从触发、行动,到奖赏、投入,会让孩子进入上瘾循环,逐渐形成读书的习惯。

其实不只是读书,任何你想让孩子形成的好习惯,都可以从“上瘾模型”这4个步骤入手,一步一步的引导孩子,步入你的圈套,养成好习惯受益终身。

最新儿童玩具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