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育儿孕婴 > 育儿知识 > 正文

育儿应回归自然、平和、简单-育儿知识网站

发布日期:2015/11/28 11:30:35 浏览:641

本次调研的媒体人样本选取中央媒体、省会城市和部分地级市媒体,涵盖报纸杂志、电视、门户网站、专业育儿网站。媒体人有效样本为182份。普通受访者根据需要,选取孩子在0~3岁的父母作为样本;考虑到对育儿知识的敏感度,受访者样本86为大学及以上学历。有效样本为200份。调查显示:近7成的普通受访者和超8成的媒体人认为:目前多数家庭育儿方式消耗了太多的精力。他们呼吁,回归自然、平和、简单的健康方式。

原标题:育儿应回归自然、平和、简单

育儿知识网站

策划撰稿:薛石英顾伯贤制表:吕欢

调查说明

孩子是许多家庭的中心,尤其是幼儿。当小生命还在腹中的时候,年轻爸爸妈妈学习育儿知识的劲头不会比上学读书差多少。那么,年轻父母读了那么多的文章,他们的育儿知识是不是科学?传播这些知识的媒体人本身是否具有科学素养?近日,国家卫计委培训交流中心进行了“健康养育知识及其传播”的调研。

本次调研的媒体人样本选取中央媒体、省会城市和部分地级市媒体,涵盖报纸杂志、电视、门户网站、专业育儿网站。媒体人有效样本为182份。普通受访者根据需要,选取孩子在0~3岁的父母作为样本;考虑到对育儿知识的敏感度,受访者样本86为大学及以上学历。有效样本为200份。调查显示:近7成的普通受访者和超8成的媒体人认为:目前多数家庭育儿方式消耗了太多的精力。他们呼吁,回归自然、平和、简单的健康方式。

解放日报社会调查中心在参考了本中心的数据文献,对原报告有所增删。

育儿知识哪里来

提要:网上获取信息占7成

信赖的还是专业书籍

自从尿布被纸尿片代替,原来由祖母、外婆手把手辅导年轻妈妈的育儿方法已经远去,尤其是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他们相信更多的科学育儿知识是长辈所不了解的,胎教、定时喂养,让宝宝养成睡眠好习惯等。媒体在此承担了重要的教诲作用。那么,哪些传播渠道最受关注?哪些渠道在受访者心目中最靠谱?

调查显示:网站、搜索引擎、科普图书是普通受访者获取知识的最主要渠道;在媒体人样本中,获取健康养育知识的三个最主要渠道依次为网站、微信等自媒体、科普图书。

尽管网站、微信等是受访者知识的重要来源,但在对育儿知识的权威性评价上,科研类专业书籍在两组受访者中拔得头筹。在媒体人样本中,分别为科研专业书籍、报纸、科普图书;而在普通受访者样本中,认为最具权威性的健康养育知识,分别来自科研专业书籍、科普图书、广播电视。(见表1)

知识盲点处处在

提示:科普书籍阅读不少

知识盲点依然存在

知识型年轻父母的特点是相信科学爱读书。调查显示:普通受访者阅读育儿科普书籍人均达到3.21本,超过媒体人的人均2.21本。阅读9本及以上的普通受访者为3.5,超过媒体人2.4个百分点。

然而,阅读量的增加,未必保证能掌握正确的育儿知识。本次调查选取了23道健康养育知识题目,受访者答题的正确率并不高。其中,什么时候应该用牙刷给宝宝刷牙,正确率为24.0;儿童独立行走能力的关键期,准确率为64.5;判断母乳不足的指标,准确率为32.5。(见表2)

综合各数据,本次调查中反映出在健康养育知识传播、学习中普遍存在五类“盲点”:

1、母乳喂养观念得到普及,但对何种情况下继续母乳喂养,何种情况下需使用奶粉的知识掌握不够。

2、对宝宝发育成长阶段有清晰认识,但采取哪些措施,认知模糊。

3、对宝宝出现常见疾病、意外伤害情况时,普遍缺乏事前的知识储备。

4、对依法有权发布重要信息的机构了解不够,容易遭受不必要的惊扰。

5、对于育儿生活的消费维权知识有待进一步丰富。

警惕科学包装下的伪科学知识

提示:科学是虚假信息的外衣

媒体应该是谣言粉碎机

健康养育知识备受追捧,相关信息鱼龙混杂,模糊了年轻父母的认知。本次调查依据社会现实,以案例的方式考察受访者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

案例1:婴幼儿性早熟全国发病率为1-3,近两周,记者接到投诉,使用某品牌婴幼儿食品的用户中,有4位孩子诊断为性早熟。记者认为,该产品疑似导致孩子性早熟,并以“某产品疑似引起孩子性早熟”为标题发表报道(误认为该报道正确的普通受访者为12.5)。

案例2:来自研究机构的调查显示,在同年,同城市、同年龄的各100名婴幼儿中,使用空气净化器的家庭,有18的婴幼儿出现过呼吸道感染症状;未使用空气净化器的家庭,有24的婴幼儿出现呼吸道感染。建议,有条件的家庭应为儿童安装空气净化器(误认为该结论正确的普通受访者为20.0)。

案例3:针对孕妇胃口差,某企业拟推出一款口服液,厂方安排100名孕妇集中居住,统一饮食。一周后,其中32位三餐食物摄入量显著增加,厂方认为,该口服液是有效的(误认为该实验结果科学的普通受访者为25.0)。

调查显示:在如何辨别育儿知识是否科学这一点上,男性媒体人能力最强;而普通受访者中女性的能力超过男性。显然,男性媒体人更加理性,而女性普通受访者花在孩子养育上的时间更多,学习也更认真。(见表3)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似是而非的知识往往貌似有科学依据,其手法为:其一,预设调查结果,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样本开展调查,并用“大样本”、“大数据”烘托调查结果的权威性;其二,隐瞒其他因素的积极影响,把不是自己产品产生的效果,当作自己产品的功效来宣传。其三,选择性地公布科研成果,达到对自己有利的市场目的。其四,杜撰一个不可能进行的假实验,伪造实验数据。

由此,普通受访者希望,媒体作为传播渠道,需要有专业精神,不能为假信息推波助澜,应该成为不实信息的粉碎机。

简单自然是共同理念

提示:狼爸虎妈不受青睐

做到简单真不容易

所有的父母,孜孜以求育儿知识,希望的是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那么,父母究竟怎样做,才是对孩子最有益呢?曾经的被众多文章书籍宣传的“狼爸”、“虎妈”是否受现在的年轻父母推崇呢?

调查显示:有67.5的普通受访者认为,大道至简,应该摆脱谨小慎微、过度刻意的育儿方式,回归自然、平和、简单的健康方式。

几乎所有家长都会发现孩子的潜能并加以引导。以往的引导方式是学音乐、学外语,多认汉字,从而着重培养孩子某一方面的特长。然而,只有17.0的普通父母同意这一观点。相反,83.0的普通父母,希望孩子全面成长。

把孩子培养成超级宝宝,成为学霸。中国的父母真愿意这样做吗?调查结果显示,34.5的普通父母认为,要让孩子出类拔萃,赢在起跑线上。65.5的普通受访者认为,只要“使自己的孩子不比大多数孩子差,不输在起跑线上”就可以了。(见表4)简单自然尽管被大多数受访者接受,操作起来未必容易。

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段涛认为:“我们妇产科医生经常说一句话,第一个孩子当宝养,第二个孩子当猪养。养第一个,你会想尽办法把最好的东西给他。到第二个孩子的时候,有经验了,就是把它当猪养,他也一样茁壮成长。所以我们讲科学,讲科学育儿,最后会讲到一句话,回归自然。”参与本次调研的荷兰皇家菲仕兰公司大中国区CEO邱肈祥补充道:“受到国内外育儿界诟病的‘虎妈’、‘狼爸’现象,并非中国独有,上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称其为‘直升机父母’——希望孩子一飞冲天。整天围着孩子转;没完没了地给孩子制造噪音。”一位影星在微信上说到自己养第二个孩子的感受:回想2008年中外流行的理念多么扭曲,不让多抱孩子不让摇晃;喂奶3小时一次;在月子里训练定时把尿……各种违反自然的规矩,无疑是在制造标准化的军事宝宝。现在的妹妹,未经任何训练,哭就抱,饿就喂,满一岁就已自然睡觉也不吃夜奶。想来六年前的那些夜晚,我到底急什么呀!

育儿观念的转变需要条件,也需要过程,我们的经济从高速发展趋向稳定增长,人们的心态从焦虑向淡定转变,二胎政策放宽,让父母更多遵从孩子的天性。大众育儿观念的转变,已经可以看到。

最新育儿知识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