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育儿孕婴 > 育儿知识 > 正文

争做“智慧家长”,学习“家庭教育小妙招”(第一期)

发布日期:2024/3/20 12:04:05 浏览:43

来源时间为:2024-03-18

家庭教育_争做“智慧家长”,学习“家庭教育小妙招”(第一期)2024-03-1814:50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字号

争做“智慧家长”

学习“家庭教育小妙招”

第一期

为积极宣传家庭教育科学理念,提升全区广大父母智慧育儿水平,助力儿童青少年阳光成长,上城区积极参与市妇联、市教育局主办的“家庭教育小妙招”征集与“智慧家长”评选活动,共有93个小妙招入选。现在,让我们一起学习这些智慧家长的育儿妙招!

“小绳童”成长记

周家禾家庭

杭州市钱江幼儿园

周家禾是一个痴迷于绳子的“小绳童”,他喜欢跳绳,乐于挑战!从零的突破到取得现在的好成绩,不仅是家禾突破自我的宝贵历程,更是家庭亲子相伴、共同成长的美好旅程。相信在多年以后,它仍是一件令父子俩津津乐道的事。

兴趣陪伴,自然成长

家禾从中班开始跳绳之旅,每晚户外活动时间,他都会带着绳子去玩,边玩边观察其他小朋友,然后去尝试、模仿。从只能跳单1个到半个月后能连跳60个,每每进步,他都会向爸爸炫耀。爸爸也会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更利用暑期为他制定专项体能训练。此外,家禾还与班内好朋友进行友谊PK赛,越跳越自信,越跳兴趣越浓。经过两个月练习,家禾跳绳数量猛增,身体协调性得到极大提升。

一切归零,科学出发

当达到180个/分钟的水平后,家禾遇到了瓶颈期,充满挫败感,于是家禾爸爸向专业跳绳教练寻求帮助,找到症结点——跳绳动作不规范。父子俩经过商量,决定一切归零,规范跳绳动作,进行科学训练三步走,稳定脚步节奏,提升摇绳速率,协调手脚频率。经过科学调整,家禾跳绳提高到210个/分钟,深深体会到辛苦付出必有收获的成就感。

温情陪伴,重拾自信

某一天晚上,家禾跳绳时看好朋友在一旁玩,也想快点结束训练早点加入他们。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越急反而失误越多。跳着跳着家禾突然将绳子往地上一摔,然后就是原地大哭,心态全崩。

回家后,爸爸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帮他平复情绪,然后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促膝长谈,家禾似懂非懂,仍带着些许犹豫与不自信。为了帮家禾重焕对跳绳的兴趣与积极性,家禾爸爸增加很多亲子活动,在玩中练,趣味无穷,同时提升他跳绳爆发力与耐力。

把握细节,总结提升

为了帮家禾快速提升跳绳的成绩与积极性,家禾爸爸与专业跳绳教练制定了更加科学的训练计划——一秒一秒抠细节来提升稳定性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家禾不断突破个人纪录并重建自信和积极性。每次训练完,家禾爸爸会和教练一起分析总结,还利用高速摄录设备逐帧分析家禾不合理的动作,以便及时修正。

收获成长,未来可期

经过短短一个月训练,现在家禾跳绳成绩能够稳定在235个/分钟以上,他也为自己立下新目标,12月份突破250个来巩固优势。在这个过程中,家禾不断刷新个人记录,并以最小年龄入选杭州市跳绳队,在各类比赛中磨炼意志,突破自我!在这段时间的陪伴与训练中,家禾不仅收获各类荣誉,更获得满满的自信,家禾爸爸也收获了更亲密的亲子关系。

体育运动不仅激发家禾体内的能量与自信,更锻炼他坚持不懈的毅力,同时也让他逐渐学会去调整自己的情绪。这些良好的品质也将成为家禾今后学习旅途上的重要助力剂。

以点画线,以线成面

——用儿歌激发兴趣爱好

陈翕然家庭

杭州市娃哈哈九辰幼儿园

蔡元培先生曾言,“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在学龄前阶段,我们更加重视培养孩子的兴趣,通过正确引导与社会实践,提升孩子的社会和情感认知水平,为其在学龄前建立融入社会、集体生活的切入口。

兴趣是最基本的情感,是需要的延伸。儿歌是学龄前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满足了孩子多元的情感需求,伴随着孩子直观思维的发展,音乐可以自然地激发孩子的兴趣爱好。通过不同的尝试,我们发现《BabyShark》是孩子的最爱,我们敏锐地抓取“家庭”“鲨鱼(动物)”“英文”的兴趣点,以家庭为单位,在孩子认知探索期加以科普、实践引导,在语言敏感期辅以氛围营造与培养。

家庭教育,父亲不可缺席

格尔迪说过:“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所以在培养过程中,作为父亲必须全程参与,时时关注孩子兴趣的变化,及时为孩子更新或购置玩具、绘本;陪伴孩子阅读绘本,观看动物类纪录片;陪伴孩子歌唱舞蹈、扮演动物、模拟声音,满足孩子情感需求的同时,增进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语言学习氛围的营造有时也要借助专业的力量。通过学习平台,让拥有共同兴趣的同龄段孩子相聚在一起,通过专业、科学地教育,进一步夯实学习兴趣。当然,家长也要在孩子出现惰性行为的时候,思想上要予以理解,行为上鼓励与引导。现在,唱跳英文版《BabyShark》成为孩子最骄傲的才艺表演,而且日常交流非常自然不怯场,有自信做支撑,她才能与小朋友们愉快交流,快速融入集体生活,增进彼此的情感。

社会实践,往往事半功倍

除了家庭内的陪伴外,走进社会与自然也是必要的——迈入博物馆、动物园、海洋公园参观游览,带领孩子主动探索认知人类与动物生活的世界,了解不同种类动物,通过与自身的对比,认知动物与我们人类在思维、行为、情感等方面的差别,从而感受和理解生命的丰富多样性和独特价值。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观看宁波博物馆“鲸奇世界”展览时,孩子对一只“受伤海豚”念念不忘,反复对妈妈说,“它受伤了,好可怜啊,它一定很痛吧”,这颗纯真的心一定感受到海豚的痛。也许从这一刻起,激发了她保护海豚、关爱动物、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幼小心灵,这也是孩子给自己取英文名“Dolphin”的原因。

家庭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基础、补充和延伸。因此,在养育过程,作为父母尤其是父亲一定要全程参与,密切关注每个生长阶段,尊重孩子兴趣的自然选择,以兴趣为点,以陪伴为线,不断激发孩子的兴趣面与认知水平,努力在家庭营造学习氛围或搭建学习平台,积极引导孩子主动去求知、探索、实践,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发展。

乐在“棋”中,“弈”路成长

周和颜家庭

杭州市娃哈哈幼儿园

“爸爸,我得了第一!”“爸爸,我升段成功了!”在比赛场地等候的我,内心充斥着激动和喜悦,一个大班的孩子,已经是一个三段的小棋童了,在这一年的升级升段之旅中,比赛途中也碰到过其他家长好奇地询问:“你们围棋在哪里学的?是怎么教的?”在总结经验中,无外乎三个关键词:选择、坚持、陪伴。

捕捉兴趣,精准选择

我一直认为幼儿的玩耍才是学习的最佳途径,因此,从到大自然里玩沙玩水,到亲子阅读,亲子桌游,我都一直努力做一个能陪伴孩子玩的爸爸。当发现孩子看了一集只有5分钟《小喵小汪学围棋》的动画就入了迷,对围棋产生莫大的兴趣,很快知道了数气,吃子,我随即买了一套动画同版的启蒙书籍和一个围棋棋盘,不懂围棋的我,也和孩子一起“研究”围棋的奥秘。

经过一个暑假的观察,我发现孩子时常会摆弄棋盘,并且能够理解围棋里启蒙的知识点,便为孩子寻找到一个能够逗孩子哈哈大笑,对孩子的纪律、错误有很大容忍度,将兴趣牢牢地放在第一位的老师。

选择,是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留心孩子的敏感期,在兴趣班的选择上我认为应该选择取孩子的长处,而不是广撒网。当我发现孩子对数字敏感,对规则要求很明晰,加上对围棋启蒙知识的一点就通和喜爱,我选择给孩子报名围棋兴趣班。选择良师也是必要的一环,学龄前的孩子需要在启蒙阶段碰到教授方法有趣、生动的老师。

持之以恒,逆水行舟

提到围棋,很多人会提到:挫折教育。但老师告诉我,得做个笨家长,让孩子赢,可以适当让孩子保持对围棋的兴趣。但家长可以“放水”,平台上的、棋院的对手可不会手下留情,围棋是一项竞技,孩子能在竞争中体验到赢棋的快乐,自然也会有输棋的痛苦。孩子刚从13路棋盘转到19路棋盘的时候,就遭遇瓶颈期,在线上少儿围棋平台上反复在升级和降级之间来回横跳,一度输了就哭,不想下棋,甚至有想要放弃的心理。看到孩子挫败的状态,我积极和老师加强沟通,并总结出一套赢了肯定,输了鼓励的方法,慢慢调整孩子的情绪,帮助他克服困难,培养孩子勇于挑战的精神,陪伴孩子渡过难熬的瓶颈期,每天一盘棋,点点滴滴的进步藏在对弈中,孩子渐渐有了后来居上的自信感和升级的成就感。

在成为1段小棋手后,我给孩子报名围棋青训队,到了新环境,遇见较为严厉的老师,上课时长拉长,小对手水平高超,孩子一度不适应,但我鼓励孩子继续坚持。棋院曾经有份调查问卷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你学棋过程中,最难忘的事是什么?”孩子的答案:“我在1队得了0分。”这个挫败感竟然比得了第一还难忘。但当我问孩子想放弃学围棋吗?孩子每次的回答:“我想继续学。”孩子,你输了比分,但没有输掉兴趣,持之以恒,和过去的自己比,你一直在进步!一直在成长!

爱的理解,爱的陪伴

通过围棋,我和孩子之间有了一个共同话题,我们都从“萌新小白”变成“小有所成”。原本不善言谈的孩子,现在讲起围棋头头是道,我们聊围棋技巧,聊棋理,我用心去读懂孩子的语言,陪伴在孩子身边,观摩下棋、督促做题、对弈复盘、风雨中来回接送。我们一起坚持,互相陪伴。

通过围棋,孩子也结识了一群同样热爱围棋的小伙伴,一起对弈切磋,一起玩耍嬉笑。通过围棋,我发现孩子非常明显的成长,从输的“玻璃心”到现在不怕输,再挑战的勇气。围棋的意义从来不是一盘棋的胜负,而是建立一个目标,去努力实现它,就算遇到困难挫折也要正视它,不断反思,不断克服,去获得一个个成就感,激发竞争意识和胜不骄败不馁的价值观。孩子,很高兴和你一起乐在“棋”中,我愿陪你“弈”路成长。

代入式育儿

肖泽甯家庭

杭州市凤凰亲亲园区

胡适先生曾给儿子的家书中写着:我养育你,并非恩情,只是血缘使然的生物本能;所以,我既然无恩于你,你便无需报答我。反而,我要感谢你,因为有你的参与,我的生命才更完整。我只是碰巧成为了你的父亲,你只是碰巧成为了我的女儿和儿子,我并不是你的前传,你也不是我的续篇。你是独立的个体,是与我不同的灵魂;你并不因我而来,你是因对生命的渴望而来。你是自由的,我是爱你的;但我绝不会“以爱之名”,去掌控你的人生。

“接受自己的平庸,为优秀的人喝彩”是我的家训,平凡是人间常态,但如今秉承以爱之名要求孩子笨鸟先飞之人比比皆是。在我看来,孩子正如胡适先生所说的,是独立的灵魂、独立的个体,只不过我比他多吃了几年饭,多踩了几年坑,我只是他虚长几岁的伙伴。

当儿子开始调皮捣蛋,我的处理方式就是“代入式”。“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就以己为镜,代入到孩子的心智,体会此刻孩子的感受,并找寻合适的突破契机。

现代社会,电子产品无所不在,我和家人非必要绝不在孩子的面前使用手机,尤其是视频、娱乐功能,家里也没有安装电视。孩子只是小,不是傻,他非常明白是看书轻松,还是竖起耳朵听着视频的声音轻松。

上个礼拜有件事情让我印象深刻:儿子一个人在房间探索柜子里的物件,很快,淘汰下来的手机被他发现了,尽管之前从未使用过,但是开机动作一气呵成。他点开导航,一顿乱划,如获至宝,外婆正要开口干涉,我制止了她,因为我知道她开口就是“把手机给我”,继而抢过手机,儿子只会大哭,然后用那不太有力的小拳头使出吃奶的力气敲打外婆。我默默走到儿子身旁,静静看着他。其实孩子拿到手机,就像我们获得一件心心念念之物,这时若有个人突然把它夺走,并说了一堆你不认同的理由时,你又会有何反应?抱着这个心态,我观察儿子,看他从导航软件划到手机商店,正好刷到一个游戏宣传短视频,一个忍者拿着刀在那里挥舞,他停住手指的滑动

[1] [2]  下一页

最新育儿知识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