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育儿孕婴 > 育儿知识 > 正文

育儿的那些弯路

发布日期:2020/7/15 20:52:10 浏览:248

在这个育儿焦虑的年代,对学习,最热衷的估计不是学生,而是父母。父母们成了这个时代最勤奋的人,不只要照顾家庭,教育孩子,还生怕自己教育不好。各种育儿的恐吓宣传铺天盖地: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原生家庭影响孩子的一生;你不会教育孩子,要跟专家学习……

焦虑感犹如夏天的热空气,蒸得人煎熬无比。

如何缓解焦虑?学习。只要有育儿课,无论科学与否,无论实用与否,先学了再说,育儿教育市场也因此空前火热。

然而,学习无数育儿知识,真的就能教育好孩子吗?

道理都懂,为何做不到?

什么样的育儿课最受欢迎?必然是教方法,教技巧的,什么“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孩子叛逆怎么办?”“孩子不喜欢学习怎么办?”父母们趋之若鹜,期待着能拿着一个个绝招锦囊,解决所有亲子教育的难题。

做家庭治疗,我被问的最多的问题也是:“老师,你能给我些建议吗?我该怎么做?”还有家长更加直截了当:“我们就是想知道些建议和方法,虽然之前也找了很多医生,给了我们很多建议,我也知道可能没用。”

学习成了家长缓解焦虑的新方式,不管学得有没有用,在学习的路上,在学着无数的育儿知识,内心似乎就安定一定,得以自我安慰。

学了无数的道理和技巧,用起来却发现完全不是那回事,于是更加焦虑、无助,自我怀疑:“是我做得不好吗?”“是我不会教孩子吗?”原本因为缓解焦虑而学习,却莫名地越学越焦虑。

道理都懂,可为什么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呢?明明知道不该跟孩子发脾气,一急起来就忍不住;明明想称赞一下孩子,却除了:“很棒哦”“好乖哦”之外什么也说不出来;明明知道该尊重孩子,接纳孩子,但看到孩子不按自己的期待做事,就莫名愤怒……

育儿教育走入一个误区,不断学知识,越学越焦虑。

亲子关系也是家庭关系的一种,只要涉及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都不是单靠道理和知识能够解决问题的。

我们不敢对自己好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先人后己”一直是美德。在家庭中也同样如此,我们歌颂牺牲,父母对孩子的爱和付出,更是被无限制的放大宣传,成为评价好父母的唯一标准。

60、70年代的父母,一生为子女活着,为家庭付出,孩子成了自己的人生寄托,没有自己的感受,没有自我空间。

我们习惯通过爱孩子来爱自己。

来找父母,都是带着孩子的问题,而他们自己,有的长期失眠,有的焦虑压抑,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经常处于崩溃的边缘。他们为孩子的治疗掏钱无比爽快,只要孩子能开心,他们付出什么都在所不惜。但若是建议他们找找心理医生,立马心疼起来:“太贵了,我自己调整一下就好。”

我们希望孩子开心,还是幸福,彷佛孩子幸福了,我们的人生就完满了。

就像学习心理学也是,大家更习惯为了教孩子去学习,却很少愿意为自己心理成长,为自己过得更幸福投资。我们的文化里,过度为自己,好像不道德,不高尚,为了孩子,再苦再累也觉得心安理得。

只是,孩子真的需要父母如此付出吗?看到父母愁眉苦脸,孩子真的能理所当然地无忧无虑吗?

孩子希望父母幸福

很多家长会以为孩子并不了解他们的感受,甚至根本不在意他们开不开心:“独生子女嘛,都比较自我,哪里知道为父母着想?”

然而,不只一个孩子告诉我:“老师,你能不能给我妈妈(爸爸)也做一下心理辅导,我觉得他(她)状态比我更不好。”还有一个孩子直接给我说:“你给我妈妈做做心理辅导吧,我出钱,我存了钱。”

还有孩子为了让父母开心,不断勉强自己做不想做的事情:为什么努力学习?因为自己考了好成绩,父母会开心;为什么配合上课外辅导班,因为不上父母会生气;也有孩子在学校被欺负、冷落,却不敢说,怕父母担心……

很多家长在知道孩子的真实想法后觉得不可思议:明明都是他(她)自己答应的啊?

孩子为了爱父母,不得不答应。

每当遇到如此状况,总忍不住叹息,看着家庭成员彼此为了对方付出,既感动又感慨:是不是我们都对自己好一些,这个死循环会更容易被打破?家庭系统中的每一个人,也能过得轻松、畅快一些?

这个世界上,无论多么亲近的人,都不存在,你好了,我就好的逻辑。你就是你,我就是我,我们都活好自己,家庭的相处也能更轻松、自然。

对孩子的态度,藏着你对自己的态度

明明知道孩子的成长中,不可能不犯错,不可能有完美的孩子,但只要看到孩子没做好,就忍不住发火,忍不住伤心,其实是来源于内心对自己的不接纳,自我的完美主义。

青春期的孩子,有了自己的圈子,喜欢跟朋友聊天,喜欢待在房间里自己跟自己相处,父母总不自觉地失落,自怨自艾:“是不是讨厌父母了?将来我们老了,更不想理我们了。”其实是来源于父母心中的自我价值感低,总害怕孩子不在意自己。

明明知道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自己去经历挫折,却总忍不住要为孩子善后,尽最大的可能保护孩子,生怕孩子受一点伤害,其实是源于我们对于孩子能力的不自信,源于我们自身的焦虑,总是担心,总是害怕,于是总是保护。

如此表达,并非批判父母,或者将孩子全部成长的问题都归结到父母身上,那就更走向了一个极端。

孩子的成长,与其让父母努力去学知识,再去教好孩子,不如父母去成长自己,完善心理能力,来得更直接、有效。

毕竟,方法、知识容易学,但没有心理成长,没有内功,再好的武器也不可能发挥出真正的效能

最新育儿知识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