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育儿孕婴 > 童歌童趣 > 正文

贫困山区孩子约期十年的励志故事

发布日期:2017/12/27 0:47:20 浏览:614

来源时间为:2017-02-10

儿童励志故事

人民网上海2月10日电持续十年追踪贫困山区孩子成长历程的田野调查式纪录片《茨朗的孩子》,2月8日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坝镇茨朗村封镜。由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出品,联合深圳晚报社共同摄制的这部超长纪录影片,聚焦2006年在茨朗小学读书的孩子十年中的成长经历。

2006年秋天,由深圳晚报全体员工和读者捐资修建的深圳晚报读者希望小学在茨朗村落成,纪录片《茨朗的孩子》导演刘深时任深圳晚报副总编辑,曾经具体负责这座小学的援建和新闻报道工作,并代表报社和读者参加了学校的落成典礼。在此后的十年中,刘深导演一直与当年的孩子们保持联系,为他们在贫困环境中立志成才的精神深深触动,并决定将他们的励志故事拍成纪录片。

本片于2016年9月1日在北京开机,拍摄了茨朗的孩子刘莉到北京师范大学报到的镜头。摄制团队与当年的数百名“茨朗孩子”相约,在2017年春节期间重聚茨朗小学,共同完成这部纪录片——为茨朗的孩子,为所有贫困地区的孩子,为中国的未来和希望。本片的拍摄得到茨朗的孩子们、当年的教工和父老乡亲热烈响应,尤其是当年茨朗小学的孩子,已经自发建立微信群,联络当年的小伙伴,制作通讯录和照片、数据对比档案,配合摄制团队开始筹备工作。

2月4日,刘深导演率摄制组在茨朗村开始实地拍摄,采访了40多名当年在茨朗小学读书的孩子,这些专程从各地赶回家乡的茨朗孩子,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自主创业,有的外出打工。他们回到自己的家,回到熟悉的母校,重走当年上学的72道拐山路,面对镜头感慨万千,摄制团队边拍摄,边流泪。

这些孩子当年天不亮就要起床,最远的要走三四个小时才能到学校。遇到下雨天,山路泥泞不堪,有的孩子不得不在书包里备一套衣服替换,或是带着牙刷把鞋刷干净,再进入教室上学;河水暴涨时,有的孩子需要趟过齐胸的河水过河,有的学生甚至被河水冲走。在希望小学建成之前,这里的教育经历了农家私塾和旧小学时期,私塾在百姓家堂屋上课,旧小学只有四间低矮、昏暗的教室,两块砖头一块木板就是课桌,从家里自带板凳,27平方米教室塞了90多个孩子,不同年级只能挤在同一个教室里上课,有60%的适龄儿童因校舍拥挤无法入读,只能翻山越岭到外村读书;从家里带来的饭,冬天是冷的,夏天经常是馊的。剧组还采访了许多教师和村民,讲述这个贫困山村的往事。

影片拍摄期间,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执行院长何小青到茨朗村。在茨朗小学和学生们交流,并到贫困家庭探望,鼓励寒门学子。摄制团队得到七星关区、田坝镇、茨朗村及茨朗小学的热情支持和款待,淳朴的乡亲和孩子们留下了很多感人至深的画面,全村五六百名乡亲扶老携幼,站在层层梯田上,面对五星红旗,拍摄了场面恢弘壮观的齐唱国歌镜头,义务出演这次场面震撼的快闪。

儿童励志故事

茨朗村是贵州省最贫困的乡村之一,这里聚居着汉族、彝族、苗族、白族、穿青和蒙古族等多民族的乡亲,山里的人们只能靠双脚,背着沉重的背篓,走向山外。刘深导演是第三次踏上茨朗的土地,通过七星关区和田坝镇等基层党委和政府艰苦卓绝的扶贫脱贫努力,现在的茨朗村变化很大,进村的公路修通了,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也改善了。他回忆十年前第一次到这里的情景时说:“在茨朗村的村口,孩子们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迎接我们的到来,他们的眼睛里透着清澈与纯净的梦想和渴望,那是我有生以来经历过的最神圣的仪式。记得我给孩子们上了一堂语文课,孩子们非常聪明,和大城市的儿童几乎没有认知上的差别。当时我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孩子们对其中一个选项的回答让我的心情非常难过。孩子们回答--长大了想做什么?多数孩子的回答竟然是--开飞机、开火车、开汽车……这些回答让我痛彻心扉。在茨朗,找到一块平地很不容易,崎岖的山路太难走了,孩子们走怕了。”

刘深导演和深圳晚报的记者当年拍摄了大量照片和视频,如今已经成为十分珍贵的十年对比画面,他和当年茨朗的孩子经常在QQ群和微信群交流,天涯咫尺之间,获悉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快乐,相互感染和激励。刘深导演说,本片通过真实呈现茨朗的孩子十年的生存状态和成长轨迹,让世人的目光聚焦这个贫困山区,通过反映那里的少年儿童面临的生存和成长的困境,去寻找有效的解决的途径和方式,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在幸福的阳光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这次纪录片的拍摄同时也是一次社会调查,借鉴科学的田野调查方法,通过十年时间跨度的前后对比,揭示那些深藏在贫困山区家庭与少年儿童的心结,使之成为一个建立在构思科学、方法严谨、逻辑缜密、资料翔实基础上的社会公益项目,为大山里的孩子们教育问题提供科学数据,形成一份难得的贫困山区儿童教育问题社会调查样本,对于扶贫工作如何以人为本,教育为本,如何建立培育贫困山区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和智力培养的机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对于国内诸多虎头蛇尾、名存实亡、自生自灭、难以为继的烂尾“希望工程”是一次严肃的反思。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执行院长何小青先生表示,作为电影专业院校,要致力于让未来的电影人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的理论学习,更要以人文理想和家国情怀,以专业的电影视角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担当社会责任,这是至关重要的一课。联合摄制单位——深圳晚报总编辑丁时照先生表示,这部纪录片的拍摄记录并延续了深圳晚报的十年善举,对于扶贫攻坚的工作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

背景资料

2006年5月,贵州省毕节市田坝镇茨朗村小学校长罗烨写了一封信,诉说那个贫困山区里孩子们的梦想——多民族聚居的茨朗村需要一所像样的小学。此信由田坝镇中心学校校长李大元先生转给了与毕节结为对口扶贫城市的深圳经济特区媒体——深圳晚报。

深圳晚报接到这封信之后,非常重视,立即决定发动报社员工和读者捐款,为茨朗的孩子援建一所“深圳晚报读者希望小学”,并责成分管采访和社会活动的副总编辑刘深具体负责这个项目,2006年5月23日,深圳晚报刊发了第一条消息。

听说深圳人要捐款来建小学,村里拿出最平整、最大的一块耕地,作为希望小学用地。深圳晚报发动报社员工和读者一起捐款人民币20万元,在当年就援建了这所希望小学。新校舍为二层,有六间教室、两间教师办公室。希望小学于当年6月25日奠基,到了10月,383名不同民族的茨朗孩子兴高采烈地搬入了新教室,刘深副总编辑代表深圳晚报和捐资读者,率队参加了希望小学的落成揭牌仪式,并于2008年再次回访茨朗。在两次茨朗之行中,刘深副总编辑做了详细的问卷调查,拍摄了上千张图片,留下了当年的第一手资料。

刘深导演和他率领的公益团队表示,在这项义务工作中,常常心怀一份感动。十年前茨朗的孩子期待的眼神,一直是他们的动力,茨朗的孩子们的真诚和信任,让团队看到贫穷中的力量,那是一束精神的阳光,照亮共同为之奋斗的路。刘深导演在微信文章中写道:“无论走到哪里,我和茨朗的孩子们都相互牵挂着,每当想起,心里就充满温暖。”

从2015年,公益团队公号《茨朗的孩子田野调查》上刊登系列编号照片,寻找照片上的孩子们,引起了茨朗小学毕业生的强烈反响。当年茨朗的孩子们已经长大,他们虽然各奔东西,但是依然没有忘记自己是茨朗的孩子,

刘深导演说,在高考发榜的日子里,他和茨朗的孩子在微信和QQ通话中回忆十年前在茨朗的相见,孩子们还记得当年上语文课的情景。刘深导演认为,走出大山的路不止一条,茨朗的孩子都有淳朴善良、吃苦耐劳的天性,无论是否能够到高等院校读书,在哪个行业都是好样的。

《贫困山区孩子约期十年的励志故事》相关相似阅读参考资料:
贫困山区孩子的故事、贫困山区孩子故事、贫困山区的孩子、贫困山区孩子的生活、贫困山区的孩子图片、贫困山区孩子、最贫困山区孩子的生活、贫困山区的孩子资料、写给贫困山区孩子的信

最新童歌童趣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